服务热线:
0571-86684288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这“一束光”能否破解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锁喉之痛?

来源: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4-06-10 07:38:52  浏览量:1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光学与光学工程系主任许祖彦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台小型打印机大小的激光家庭影院。它不仅常常被许祖彦用来展示激光显示的画面之美,还用于纠正人们对激光显示的“误解”:激光不仅不会伤眼睛,还能更好地保护眼睛。

  作为“中国激光显示第一人”,许祖彦于2002年在国内率先实现红绿蓝三基色激光瓦级输出,并合成白光用于激光显示首次实验;2009年,他成立激光显示产业基地,向液晶显示规模产业化迈出重要一步;2013年,他提出激光显示发展路线年前激光显示将会形成产业。

  近日,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许祖彦表示:“从技术到产业,我们在激光显示领域已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已经有能力结束进口显示产线的历史。”

  八旬老院士追“光”的背后,是我国显示产业筚路蓝缕,不断寻求攻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瓶颈、实现产业化突破的艰辛漫长之路。

  新型显示是我国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近年来,我国显示产业虽然得到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如液晶面板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但核心关键技术缺失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变。以电视显示领域为例,从黑白显示到彩色显示再到液晶显示,三代技术均以引进为主,不仅在技术上受制于人,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下一代显示技术路径之争由此摆在业界面前。OLED、QLED、MiniLED、Micro LED、激光显示等几种技术都有自己的优势,也相继被看好,中国该朝哪个方向发力,事关产业发展全局。一个不争的观点是,新型显示产业的“锁喉之痛”能否破解,关键始终在于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充分构建,即实现关键材料、元件、技术、整机及专利自主可控,从而面向全球争夺新一代显示技术话语权。

  打破日韩“液晶面板霸权”,通过技术迭代实现中国新型显示产业的弯道超车,也被业界寄予厚望。在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看来,近40年来,因为缺“屏”,中国电视企业一直被外国技术牵着鼻子走,而激光显示让中国企业直接绕过了“屏”,中国显示也由此具备了引领世界的可能性。

  公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型显示产业直接营收达到4460亿元,全球占比达到40.3%,产业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一。在新一轮信息技术快速进步和产业加快变革的大背景下,新型显示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作为信息产业链终端,市场更是巨大,乃大国必争之地。

  而同样作为我国重要战略支撑技术的激光,会是破解新型显示产业锁喉之痛的“正确答案”吗?由显示大国迈向显示强国,中国要不要全力追“光”?

  ▲6月17日,观众在2021世界显示产业大会上参观。新华社记者黄博涵 摄

  “自主可控地打造新一代显示产品、产业,圆中国人看中国电视的’中国梦’,是我的奋斗目标之一。”许祖彦感慨,上世纪30年代,世界上出现了黑白显示技术,到上世纪50年代,产生了彩色显示技术,再到20世纪末,数字显示技术的出现,解决了显示产品的清晰问题,但之前这些技术,都是国外率先实现原理可行的,中国人想看中国电视的“中国梦”,一直没能实现。

  他介绍,激光显示技术解决的是图像高保真再现问题。激光谱宽窄、方向性好、功率高,能够精准控制在人眼最佳视觉感知区,易实现8K高分辨高对比度,这些特点是其他所有显示光源无法同时具备的;激光显示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观看舒适度高、护眼,因为它是漫反射成像、全像素发光、无短波蓝光。

  根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的报告,激光显示技术拥有非常良好的舒适度,低视觉疲劳,并没短波蓝光的伤害。

  基于这些优点优势,许祖彦认为,激光显示将成为下一代显示产品的主流。而我国激光电视的出彩表现,对从事了一辈子激光研究的许祖彦来说,更不失为莫大的欣慰。

  不久前结束的欧洲杯上,“激光电视,世界第一”这一宣传标语在赛场上出现,让中国激光电视在国际舞台上刷出了满满的存在感。

  奥维云网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5-2020年激光电视的复合增长率高达213.8%,远超整体处于发展平台期的中国电视市场大盘。中怡康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激光电视线%,增速超过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视。

  洛图科技发布的《2021中国激光电视发展报告》预测,2021全年激光电视预计出货接近40万台,同比增长超80%;激光电视未来3年市场需求超100万台。

  跳出中国看全球。根据全球知名数据公司Omdia统计数据,2020年四季度,以海信、长虹、小米等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占据了全球激光电视市场近60%的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2021年一季度,海信激光电视海外销量同比增长了超9倍,欧洲杯期间,同比增长564%。

  我国掌握激光电视的话语权,不仅在于市场上的领先,还在于政策上的支持与技术上的突破。

  2021年,激光显示与新型显示、第三代半导体共同列入科技部“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料”等“十四五”重点专项;激光显示用芯片被列入科技部2021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从80年代的86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激光显示被列入其中,到“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规划中,激光电视以产业方针的方式被支持,激光电视发展的“全方位”共识早已形成。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曾在一次公开论坛上介绍,我国对激光显示技术的发展很看重,截至2019年,我国申请和授权的激光显示专利超过7000项,占全球激光显示专利50%以上比例,我国被选为IEC-TC110激光显示工作组的召集国,主导和参与制定了多项IEC国际标准。

  许祖彦也介绍,到2019年,我国激光显示企业已有27家,年产值超过150亿元。我国激光技术和产业已经迈入国际领先行列,在关键材料、元件、技术、整机及专利等方面已具备自主可控发展产业的条件。

  “激光电视成为电视市场的一个全新品类,产业格局已基本形成。”海信激光显示公司副总经理王伟说,从整机、光源、模组、器件到材料等,激光显示的产业链条日趋丰富,全国上下游产业链公司数粗算已超越一万家。

  与激光电视的强劲增长形成对比的是,以液晶电视为主的国内彩电市场正面临较大的下降带来的压力。奥维云网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国彩电累计销量1781万台,同比下降14.7%;与此同时,国内彩电市场累计销售额594亿元,同比增长15.1%,均价3332元,同比增长34.9%。“电视机贵了”,成为很多消费者近期以来的明显感受。

  有媒体报道称,受液晶面板价格持续上涨影响,三星、LG等韩国面板厂商宣布了推迟退出LCD(液晶显示器)面板行业的计划。而此前消息称,上述面板巨头将关闭液晶面板业务,专注于OLED或Micro LED(LED矩阵)显示业务。

  电视机价格的攀升,与成本占比超过70%的液晶面板涨价息息相关。去年以来,液晶面板的价格大大上涨,部分产品涨幅超过了90%。而导致涨价的重要的条件,则是“缺芯”。

  驱动芯片有着“面板大脑”的称号,它的基本功能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向显示面板发送驱动信号和数据,通过对屏幕亮度和色彩的控制,使得诸如字母、图片等图像信息得以在屏幕上呈现。然而这一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进口。

  赛迪研究院发布的产业研究报告认为,随着面板产能的提升,我国新型显示产业配套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大多分布在在难度稍低或质量发展要求不高的部分,关键核心材料与高端设备对外依存度仍居高不下。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用关键材料中,彩色光刻胶国产化率不足10%,光掩膜版低于15%,PI取向液不足5%,驱动芯片仅为3%。

  此外,即便在本土化率已相比来说较高的领域,高端产品如快速液晶、合金靶材、阵列段AOI检测设备等仍没办法实现自给,关键材料和设备受制于人的状况对我国企业提升竟争力、保障产业安全构成威胁。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大陆地区已成为液晶面板的主要产地。工信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大陆地区显示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2.1%,液晶面板出货达到1.32亿平方米。赛迪预测,2021年我国大陆地区液晶面板出货量有望达到1.44亿平方米,全球占比超过63%。

  不得不说,以芯片为代表的关键核心材料受制于人,直接反映了我国液晶面板全球第一背后,产业高质量发展值得高度警醒的一面。

  激光电视与整个电视市场的一升一降,既是中国彩电行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的契机,也为中国显示产业转型升级打开了新通道。

  当下,中国显示产业已成为全世界显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显示大国迈向显示强国,中国亟待在新一代显示领域建立领先优势。

  在新一代显示技术争夺赛中,已涌现出了OLED、QLED、Mini LED、Micro LED、激光显示等一批新型显示技术,这些技术代表了不同的技术路线,也各有优势。对于哪种技术是主流,行业一直存有巨大争议。

  多位受访专家这样认为,看一项技术能否有未来,除了技术本身目前的优劣,更主要是看其是不是满足了花了钱的人产品的使用预期。对电视用户来说,“希望有一个更大尺寸电视”的想法占据多数,因此,行业中一个普遍接受的观点是:显示器的大尺寸和新技术是市场的未来。

  赛迪研究院产业研究报告显示,电视、电脑是新型显示市场权重最高的应用之一,从现有格局来看,大尺寸、超高清、低成本化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根据奥维云网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彩电市场65吋以上电视市场占有率持续增长,特别是85吋、100吋等超大尺寸产品最为突出。

  许祖彦认为,从色度学角度来看,电视显示技术经历了黑白显示、彩色显示、液晶显示三个阶段,这些都没解决色域覆盖率问题,激光显示的色域覆盖率能够达到人眼所能识别色彩空间的90%以上,解决了图像高保真再现问题。

  光峰光电CEO薄连明表示,激光显示不仅环保节能、色彩好,而且光利用率和对比度都比较高,能达到并超越影院级标准3000:1。

  对此,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董敏也公开表示:“发展激光显示是实现超高清显示的最佳的技术路线之一,也是提升消费者生活质量的优秀解决方案。”

  不过,对于激光显示技术,反面声音同样存在,其中有对其技术可及性的正常讨论,也有来自电视同行的“炮轰”,如最近引起业内广泛关注的TCL利用短视频商业诋毁海信激光电视一案。案件以终审判决TCL赔偿200万元并道歉结束,但其造成的不良行业影响,让人们对不同显示技术的争论再次摆上台面,久未平息。

  液晶显示技术产业化始于日本、OLED显示技术产业化始于韩国,LCD、OLED、QLED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日韩手中,即便我国慢慢的变成了全球最大的消费国,也并未摆脱“装配工厂、低端运行”的被动局面,面对日韩企业的“液晶面板霸权”,只能赚取一小部分“辛苦钱”。

  上述赛迪研究报告提出,我国面板企业起步较晚,本就处于追赶状态,且体量偏小,在研发投入上难以与三星以及LG等巨头抗衡,在多点出击、快速推进的前瞻技术布局上十分吃力。一些企业和社会资本试图走引进国外尚未成熟技术的捷径,但前期基础积累不够,技术突破能力差,产业化推进艰难,反倒造成资金和人力浪费。

  亦有行业人士提醒,我国液晶面板产业的全球地位仍待巩固,尤其要防止我国台湾地区液晶面板发展上的教训。我国台湾地区液晶面板产业快速地发展,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韩国,曾位列全球第一,但由于核心技术缺失,产业竞争力不断退化。

  “如果国外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其后果将不堪设想。”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认为,自我国1958年研制出第一台电视机后这几十年里,电视显示技术三代更迭,中国上百家电视企业饱受缺乏核心技术困扰,没有讨到什么便宜。要打破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困局,就必然要走弃“屏”追“光”之路。

  在许祖彦等专家看来,我国掌握着激光显示核心技术,与日韩处于同一个起跑线,在产业链上拥有话语权。我国在光源设计、光机模组、整机设计等关键技术方面做到了全球领先,在激光器、成像芯片、镜头、抗光屏幕等核心部件的研发方面取得较快进展,在整机制造方面探索出了成熟的技术和经验,并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激光电视是中国电视史上自主研发程度最高的电视产品。在全球显示产业历史上,激光电视让中国企业真正走在了全球前列。”王伟说,作为中国掌握话语权的新一代显示技术,在历经多次技术迭代和市场洗礼后,中国激光电视产业推陈出新的速度慢慢的变快,在尺寸、画质、形态上持续突破创新。

  在行业一起努力之下,中国已逐步建立激光显示技术的主场优势。如激光显示的屏膜片,以前是日本企业领先,随着国内产业高质量发展催化,国内这几年也陆续涌现出一些企业,在技术上不断投入并取得突破,甚至在某些细分维度超过了日本。

  当前,激光显示正处于大规模产业化的前夜,开展产业化技术攻关已成为现阶段竞争的焦点。日本、韩国格外的重视激光显示技术,以国家的力量投入研发,意欲保持其显示产业大国的地位。而美国和欧洲国家,由于在平板显示领域落后于日本和韩国,则寄希望于在激光显示领域弯道超车。

  SONY、松下、日立、东芝、三菱、EPSON、三星等知名国际显示巨头,纷纷加大在激光显示领域的研发和布局,力图在激光显示领域“摁住”中国。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用一束光,破解新型显示产业的“锁喉之痛”,面向全球争夺新一代显示技术话语权,也许是中国这个显示大国的时代必答题。

  在目前的显示市场上,我国大陆地区液晶面板产量虽已位居全球第一,但行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仅仅在面板上游的材料产业,包括偏光片、玻璃基板、靶材、光掩膜版、光刻胶等产品,近年来没有一项的国产化率超过20%。

  已形成产业优势的激光显示领域,核心器件国产化率也有待提升。王伟介绍,即使像海信这样的行业排头兵,激光电视产品的国产化率目前也仅在45%-55%的区间。

  相关专业的人建议,发展新型显示产业,需要在OLED、Micro LED、Mini LED、激光显示等新兴显示技术方面取得突破,从远期看,更需要在工艺、材料、装备等产业链领域夯实基础,形成上下游互相促进持续创新的局面。

  “激光显示技术与液晶等显示技术相比,它的产业成熟度并不高,我们正联手产业链企业,一起研发激光电视的核心组件,同时将自身核心显示技术向整个产业推广,以激光电视为先导,在更多领域布局,带动中国整个激光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王伟说。

  长虹控股董事长赵勇也公开提议,全球激光显示产业链企业要加强技术开发与协同、加强供应链体系建设,共同壮大激光显示产业,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

  多位受访专家这样认为,作为一项新型显示技术,激光电视和其他显示技术相比,技术上有着更强的可塑性,不存在别的技术难以避开的硬性技术壁垒,与此同时,与液晶或OLED面板动辄上百亿的生产线投资不同,激光电视由于激光器、光路、镜头、屏幕等设备不需要专门定制,因此整体投入较小,对社会资源的消耗也要小很多。

  目前,激光电视产业正处于发展快速上升阶段,上游供应链也在快速成熟过程中,随着产业链的完善和技术的快速迭代,激光电视的成本还有着很大的下降空间,其产业规模优势或将进一步扩大。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显示产业抢占下一代技术高地、加速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期,许祖彦建议,我国已具备自主可控打造全链条激光显示产业的良好基础,未来5—10年将是引领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争取产业高质量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时期,应抓住这一大好机遇,支撑激光显示规模产业集群的建立,独立自主将我国激光显示发展成万亿元级规模产业,推动中国显示产业由大变强。

  麻辣烤翅、鸡肉沙拉、鸡丝凉面……夏日时节,多样的鸡肉食品丰富着人们的餐桌。2021年,“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等3个国产白羽肉鸡品种通过审定,打破了种源100%依赖进口局面。

  6月5日,中国商飞公司一架ARJ21支线飞机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圆满完成首次加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演示飞行任务。 两型国产商用飞机演示飞行所使用的SAF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生物航煤生产技术,原料来自餐余废油。

  通过长期以来对石板滩生物群进行的大规模化石挖掘,团队于2019年新发现了一类大型的海绵动物化石,将其命名为“螺旋网格海绵”。 螺旋网格海绵化石的发现,表明前寒武纪存在非生物矿化的海绵动物。

  “三夏”时节是粮食生产的关键时期,夏收、夏种、夏管决定着全年粮食的长势,集聚农民的期望,影响经济的发展。针对粮食生产,习强调,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实现粮食增产提质,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

  该平台此次搭载了北京星辰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毫牛级氪工质霍尔电推载荷,该电推载荷将用于在轨拖车原理验证。纳星三号A星、B星是由清华大学和北京天链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2颗遥感技术验证卫星,将开展对地遥感成像、对地光学信标导航验证。

  记者6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康君副教授团队研究之后发现,辣椒中辣味成分大多数来自——辣椒碱,可激活胃内抗氧化系统,预防酒精所致的急性胃黏膜损伤。

  高考临近,考生如何科学饮食成了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专家提醒,考生在备考期间,切忌盲目进补和过量饮用提神饮料,应保证睡眠、注意营养、适度运动。家长还应关注考生心理健康状态,避免将焦虑情绪传递给考生,多给考生一些正向鼓励,让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高考。

  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在京发布2023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涉及水质基准、气候效应、生态系统、长江模拟器、船舶低碳技术、农林废弃物、

  由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通过线粒体—细胞核协同演化研究,定位了新的长寿基因。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柔性电子技术实验室张一慧教授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具有仿生三维架构的新型电子皮肤,可在物理层面实现对压力、摩擦力和应变三种力学信号的同步解码和感知,对压力位置的感知分辨率约为0.1毫米,接近于真实皮肤。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

  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拥有高等植物39000多种,其中一半以上仅分布于中国;动物物种同样很丰富,其中鸟类1500余种,是世界上鸟类种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深层次地融合科创生态——全国无党派人士考察团2024年度重点考察调研观察

  近期,全国无党派人士考察团围绕“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学技术创新生态建设”,在安徽开展2024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是在中国科协指导支持下成立的协同创新平台组织,由生态、环境、气象、地学、海洋、水利、农林等跨领域全国学会、行业领军企业、代表性科研机构和公益组织发起。

  屠格森与尹文英,又“吵架”了! “尹女士,请再仔细看看,你会同意我的看法。” “您知道,屠格森先生,不是一天两天,您也承认华蚖是很特别的,我有充分的理由坚持我的意见。”

  6月4日,携带月球样品的嫦娥六号上升器自月球背面起飞,随后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在嫦娥六号“挖土”的每一步,都有“关节肌肉”和“神经末梢”——航天电机的助力。它们大小不一、功能各异,

  6月2日至3日,嫦娥六号圆满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本次任务中,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精心设计的钻采和表采相结合的“挖土”模式,以及为嫦娥六号装备的“挖土神器”,包括钻取采样装置、

  芒种的“芒”指一些有芒的作物,如麦、稻、黍、稷等,这些作物种子壳上的细刺针状物称为“芒”;“种”,一为种子的“种”,二为播种的“种”。芒种是谷物生长的黄金期,芒种一到,夏熟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种的庄稼要管理,夏收、夏种、夏管交叉,简称为“三夏”。

  近日,我国科研人员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地下溶洞采集鱼类样本时,发现了一种白色盲鱼,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结果,确认该鱼类为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龙州中华喀鳅”。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科研人员将龙州中华喀鳅归入中华喀鳅属,确定了其分类学地位,目前正在慢慢地开展相关研究。

更多>热门液晶屏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