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571-86684288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新时代 新徽商】从深圳到合肥 中国大屏背光源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崛起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4-11-25 08:20:15  浏览量:1

  在全球产业竞争中,中国弯道超车的,不仅是新能源汽车,还有新型显示。在深圳创业3年后,2012年,彭友和团队伙伴决定回家乡合肥投资创业。12年后,他们创建的安徽芯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仅在主板上市,还创造了连年营收增长的好成绩。今年,该公司进军车载显示领域,截至目前接待了多家调查研究机构。而对于董事长彭友来说,能够在家门口踏踏实实做事,是最好的选择。

  在位于合肥经开区方兴大道旁的办公室,彭友正与同事就新成立的车载显示研发部门的工作进行讨论。 “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智能网联汽车现在是首位产业,车载显示未来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彭友认为。也因此,芯瑞达组建了团队,研发车载显示新技术和新产品。“以往车载显示产品多是将手机、电视等显示技术应用到车上。”,彭友说,现在的很多车载显示白天在车外强光下,屏幕的亮度还要手动调节。未来,车载显示将更加智能,随环境光线强度而自动调节屏幕亮度就是功能之一。

  目前,芯瑞达研发团队人数近200人,而今年新成立的车载显示研发团队已有40多人,这也显示了该公司对车载显示领域研发投入的决心。

  从背光源产品向汽车电子科技类产品进军,在彭友和团队看来,一如当初他们进入背光源显示产业一样,“都是站在产业大发展的风口上”,企业要做的,是潜心研发并做好应用转化。

  为此,芯瑞达与整车厂商讨合作研发并应用,也与部分高校开展合作,从技术研发到人才教育培训、就业,共同推进车载显示技术的应用发展。用彭友的话说,这也是芯瑞达一次重大的战略转型。

  回忆起当初回家乡合肥创业,彭友依然难忘,也感谢当时团队对自己的信任,对合肥发展的信心。“我是2008年去深圳的”,彭友说。当时,国内显示行业尚处于兴起阶段,他和几个志同道合并有相关从业经历的伙伴们一起成立一家新型显示背光领域的企业。“当时我们的祖国很少有自己的背光产品,大量的手机、电视背光零部件都要从日韩、欧美进口,一年要花大量的外汇。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有自己的背光源显示产品,不再依赖进口。”这也是彭友和伙伴们从事这件事的初心。

  2009年,他们最初创公司选择落户深圳,当时,在深圳主要专注于背光源技术的研发。2010年时,京东方与合肥的故事开始谱写,作为业内人,彭友和伙伴们时刻关注着行业动向,国家支持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显示技术发展,成为这个行业发展最坚实的基础。

  “我们当时先成立研发团队。”彭友回忆,随着客户对芯瑞达产品的逐步了解和信任,对产品需求提出更高要求,有自己的生产基地也提上公司的议事日程,团队最终决定回合肥投资,不仅因为当时合肥与京东方的合作,也因为团队多名成员都是安徽人,回乡创业,造福乡里,是徽商的传统。2011年底,团队最终确定回合肥投资的想法,2012年开始与合肥有关部门对接投资事宜。“为什么最后落在经开区,因为我们是从合肥走出去的,也对合肥比较熟悉。”彭友说,经开区对研发创新及高端制造的专业程度和热心细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多我们自己没有考虑到的事情,他们都帮我们想到了。”落地后,有一天彭友接到经开区经发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告诉还有一个出口政策补贴的几十万元没有申领,“这让我们感觉到很温暖。”而且政府工作人员对新型显示产业的发展趋势、动态了如指掌,也很清楚这个产业今后在安徽的发展目标,是他们“义无反顾回来”的关键因素。

  2012年芯瑞达正式与合肥经开区签约落地。“这个速度太快了。”彭友说,这在全国城市产业落地中也是少见的。当时,芯瑞达租用天门湖工业生产厂房作为初创基地。当年7月就有产出,从洽谈到签约到生产线个月时间,让芯瑞达团队看到了合肥发展产业的诚意,也给了企业持续加大投资的信心。

  后来芯瑞达将深圳的研发和市场团队全部迁至合肥,两个城市的切换从整个产业高质量发展来看,芯瑞达的做法也是正确的。今年9月举行的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期间,工信部赛迪顾问重磅发布《2023新型显示十大城市及竞争力研究》报告,合肥位居第一位。截至2022年底,合肥集聚京东方、维信诺、视涯科技等新型显示产业链企业150余家,集聚产业人才近4万人。2022年,各类面板产能占全球显示面板总产能的7.8%,出货量约占全国的1/7,实现产值超千亿元,整体规模保持在国内第一方阵。

  “我们当时落地合肥时,营收是翻倍的增长。”彭友说。而到今年,根据已公布的财报,前三个季度,芯瑞达累计营收近12亿元,是刚落地合肥时的20倍以上,50%的增速也远超公司制定的年30%的目标。目前,该公司产品不仅供应国内下游企业,还出口至全球市场。

  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与会院士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一致认为,现阶段新型产业要更多注重从“0”到“1”的突破,着重关注Micro LED等新技术方向,不断拓展AR/VR、车载显示、元宇宙等应用领域。面对新的产业机遇,芯瑞达在新型显示领域发力车载显示赛道,彭友和团队伙伴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郜征)

  在全球产业竞争中,中国弯道超车的,不仅是新能源汽车,还有新型显示。在深圳创业3年后,2012年,彭友和团队伙伴决定回家乡合肥投资创业。12年后,他们创建的安徽芯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仅在主板上市,还创造了连年营收增长的好成绩。今年,该公司进军车载显示领域,截至目前接待了多家调查研究机构。而对于董事长彭友来说,能够在家门口踏踏实实做事,是最好的选择。

  在位于合肥经开区方兴大道旁的办公室,彭友正与同事就新成立的车载显示研发部门的工作进行讨论。 “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智能网联汽车现在是首位产业,车载显示未来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彭友认为。也因此,芯瑞达组建了团队,研发车载显示新技术和新产品。“以往车载显示产品多是将手机、电视等显示技术应用到车上。”,彭友说,现在的很多车载显示白天在车外强光下,屏幕的亮度还要手动调节。未来,车载显示将更加智能,随环境光线强度而自动调节屏幕亮度就是功能之一。

  目前,芯瑞达研发团队人数近200人,而今年新成立的车载显示研发团队已有40多人,这也显示了该公司对车载显示领域研发投入的决心。

  从背光源产品向汽车电子科技类产品进军,在彭友和团队看来,一如当初他们进入背光源显示产业一样,“都是站在产业大发展的风口上”,企业要做的,是潜心研发并做好应用转化。

  为此,芯瑞达与整车厂商讨合作研发并应用,也与部分高校开展合作,从技术研发到人才教育培训、就业,共同推进车载显示技术的应用发展。用彭友的话说,这也是芯瑞达一次重大的战略转型。

  回忆起当初回家乡合肥创业,彭友依然难忘,也感谢当时团队对自己的信任,对合肥发展的信心。“我是2008年去深圳的”,彭友说。当时,国内显示行业尚处于兴起阶段,他和几个志同道合并有相关从业经历的伙伴们一起成立一家新型显示背光领域的企业。“当时我们的祖国很少有自己的背光产品,大量的手机、电视背光零部件都要从日韩、欧美进口,一年要花大量的外汇。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有自己的背光源显示产品,不再依赖进口。”这也是彭友和伙伴们从事这件事的初心。

  2009年,他们最初创公司选择落户深圳,当时,在深圳主要专注于背光源技术的研发。2010年时,京东方与合肥的故事开始谱写,作为业内人,彭友和伙伴们时刻关注着行业动向,国家支持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显示技术发展,成为这个行业发展最坚实的基础。

  “我们当时先成立研发团队。”彭友回忆,随着客户对芯瑞达产品的逐步了解和信任,对产品需求提出更高要求,有自己的生产基地也提上公司的议事日程,团队最终决定回合肥投资,不仅因为当时合肥与京东方的合作,也因为团队多名成员都是安徽人,回乡创业,造福乡里,是徽商的传统。2011年底,团队最终确定回合肥投资的想法,2012年开始与合肥有关部门对接投资事宜。“为什么最后落在经开区,因为我们是从合肥走出去的,也对合肥比较熟悉。”彭友说,经开区对研发创新及高端制造的专业程度和热心细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多我们自己没有考虑到的事情,他们都帮我们想到了。”落地后,有一天彭友接到经开区经发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告诉还有一个出口政策补贴的几十万元没有申领,“这让我们感觉到很温暖。”而且政府工作人员对新型显示产业的发展趋势、动态了如指掌,也很清楚这个产业今后在安徽的发展目标,是他们“义无反顾回来”的关键因素。

  2012年芯瑞达正式与合肥经开区签约落地。“这个速度太快了。”彭友说,这在全国城市产业落地中也是少见的。当时,芯瑞达租用天门湖工业生产厂房作为初创基地。当年7月就有产出,从洽谈到签约到生产线个月时间,让芯瑞达团队看到了合肥发展产业的诚意,也给了企业持续加大投资的信心。

  后来芯瑞达将深圳的研发和市场团队全部迁至合肥,两个城市的切换从整个产业高质量发展来看,芯瑞达的做法也是正确的。今年9月举行的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期间,工信部赛迪顾问重磅发布《2023新型显示十大城市及竞争力研究》报告,合肥位居第一位。截至2022年底,合肥集聚京东方、维信诺、视涯科技等新型显示产业链企业150余家,集聚产业人才近4万人。2022年,各类面板产能占全球显示面板总产能的7.8%,出货量约占全国的1/7,实现产值超千亿元,整体规模保持在国内第一方阵。

  “我们当时落地合肥时,营收是翻倍的增长。”彭友说。而到今年,根据已公布的财报,前三个季度,芯瑞达累计营收近12亿元,是刚落地合肥时的20倍以上,50%的增速也远超公司制定的年30%的目标。目前,该公司产品不仅供应国内下游企业,还出口至全球市场。

  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与会院士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一致认为,现阶段新型产业要更多注重从“0”到“1”的突破,着重关注Micro LED等新技术方向,不断拓展AR/VR、车载显示、元宇宙等应用领域。面对新的产业机遇,芯瑞达在新型显示领域发力车载显示赛道,彭友和团队伙伴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郜征)

  在全球产业竞争中,中国弯道超车的,不仅是新能源汽车,还有新型显示。在深圳创业3年后,2012年,彭友和团队伙伴决定回家乡合肥投资创业。12年后,他们创建的安徽芯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仅在主板上市,还创造了连年营收增长的好成绩。今年,该公司进军车载显示领域,截至目前接待了多家调查研究机构。而对于董事长彭友来说,能够在家门口踏踏实实做事,是最好的选择。

更多>热门液晶屏产品